医生观点

不同年龄阶段 防治眼病享受光明人生

在全生命周期眼健康当中,尤其需要注意儿童和中老年人的眼健康检查。如果眼睛出现不适症状,可前往正规眼科医院就诊。

器官

2023-08-21 16:39:08
0
收藏

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是感受世界、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。因此,持续关注和重视眼健康,是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。


  眼部疾病,跟年龄、遗传、生活方式、身体其它疾病等息息相关,贯穿了生命的全周期。在不同年龄段,眼健康的关注重点也有所不同。今天就带大家一一了解。


  0-1岁


  重点关注:先天性眼病


  新生儿期是视力发育的敏感时期,尤其要当心先天性上睑下垂、先天性白内障、先天性青光眼这些先天性眼病。如发现有上睑遮盖瞳孔1/2以上、晶体状浑浊、畏光、经常流眼泪,都是异常信号,家长需警惕。


  医生建议新生儿满月后,做一次眼底检查,排查玻璃体和视网膜是否患有先天性疾病。特别是有眼科疾病家族史的新生儿、早产儿,更要重视眼睛检查。


  幼儿期2-3岁


  重点关注:远视、散光、屈光参差、斜视、弱视


  儿童时期是孩子视力发育的"黄金期"。屈光不正(近视、远视、散光、屈光参差)、弱视和斜视是儿童常见眼病。


  为了能更好地监测孩子的视觉功能发育情况,北京希玛眼科专家建议2~3岁时做一次散瞳验光,可准确筛查出是否存在眼科隐疾,并建立视觉健康档案,对眼疾进行防控。


  学龄前:3-6岁


  重点关注:远视储备


  3-7岁左右的儿童,通常都有一定的“视力储备”。如果一个5岁左右的儿童,验光没有远视,视物也清晰,这属于异常情况。


  因为儿童的“视力储备”可能被提前消耗,日后发生近视的几率会增大。


  小学阶段:6-12岁


  重点关注:假性近视、视力矫正


  6岁到12岁是近视形成和控制的最关键时期。如果孩子频繁近距离用眼,长此以往,假性近视、真性近视将随之而来。当儿童视力下降时,想判断孩子属于哪种近视类型,需前往正规眼科散瞳验光。


  如果是假性近视,保持好的用眼习惯,按照医生的方法治疗,假性近视很可能恢复。如果是真性近视,大于等于100度的,需要进行屈光矫正。


  12岁-18岁


  重点关注:高度近视


 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压力大,如果已经近视,却又长时间近距离用眼,容易导致近视度数加深。


  如果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话,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眼部并发症,例如视网膜裂孔或脱离、白内障、青光眼等。所以这个阶段也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,预防发展为高度近视。


  18岁-50岁


  重点关注:近视手术、干眼症


  一般到了18岁眼睛发育基本成熟,近视度数增长放缓或稳定。这个阶段,如果屈光状态已相对稳定,为了提升颜值或提高生活质量,想摘镜可考虑做近视手术,矫正现有的近视、散光度数。


 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过度用眼、超长时间配戴隐形眼镜等不良生活习惯,可能会导致干眼症。当我们眼睛出现干涩、异物感、畏光甚至不明原因流泪症状时,就要警惕“干眼症”。


  20-70岁


  重点关注:青光眼


  青光眼是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。各个年龄段都可能会得青光眼。


  年轻人易得开角型青光眼,患者无明显早期症状;老年人易得闭角型青光眼,一般发病时症状明显,多为眼痛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伴视力下降等。高度近视患者易患青光眼,患者往往误以为近视度数加深,建议高度近视者每年检查视野及视功能。


  40岁后


  重点关注:糖网、黄斑变性、老花


  除此之外,还需警惕眼睛老花。通常情况下,40岁后逐渐出现老花,45岁后老花逐渐加重。医生建议,如果老花症状已影响到正常生活,可以验配老花镜或者考虑老花矫正手术。


  60岁后


  重点关注:白内障


  60岁以后,除了需要警惕眼底疾病,还需要注意白内障。白内障本质上是晶状体混浊。手术治疗是目前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。


  只要视力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,就可以考虑手术,还可以把白内障、近视和老花问题同时解决。


  免责说明: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